利来官方网址专业厂家定制生产减速电机、无刷电机、感应电机、直流电机
网站地图 English
联系方式

CONTACT DONGHONG

  • 电话:0769-86637398-222
  • 手机:13450675746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定制方案

【劳动者之歌】全国劳动模范张勇:航天工匠的精度人生

来源:利来官方网址    发布时间:2025-06-26 10:23:12

  

【劳动者之歌】全国劳动模范张勇:航天工匠的精度人生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对2426名劳动者进行表彰,其中包含了来自贵州省的49位劳动者。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张勇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张勇用二十余载的光阴,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蓝图紧紧交织,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航天工匠。

  张勇所在的行业有一句话叫“车工一把刀”,刀具的好坏影响到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为了尽快掌握刀具的切削角度,他磨了一块又一块刀片,手上被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水泡,却依然不放下手中的工作。凭借着这份执着,如今他已经刃磨出了2000多把适用各类零件的刀,他加工产品零部件,可以将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直径的三十分之一以内,也就是最高精度0.002毫米。工作之余,他也未曾停下自我提升的脚步,完成了大专、本科的学历提升。2010年7月,张勇参加航天江南第八届职业技能竞赛,夺得数车组第一名;同年9月,在贵州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数车组第二名。2011年7月被航天科工选派到德国学习数控先进加工技术,并积极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应用于实际在做的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公司数控精密加工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张勇于2021年成为航天科工首批首席技师;2022年斩获有“工人院士”之称的“中华技能大奖”,成为贵州省最年轻的该奖项获得者;2023年获聘贵州省省委联系专家;2024年入选全国总工会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成为在岗位上成长成才的典型代表。

  24年的职业生涯,张勇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和团队攻坚克难,“神舟”“天宫”“探月工程”等型号是国家重大专项,配套难度前所未有。2020年到2024年期间,林泉电机承担了大量“神舟”“天宫”“嫦娥”等系列重点产品的生产研制任务。张勇总是主动要求承担最难的任务。2022年5月,在国家探月工程某型号产品中,因其中一个零件精度要求过于严苛导致承制单位整机装配停滞,而该产品又急需与总体进行配套调试。接到任务后,张勇仔细查看零件技术方面的要求,发现零件精度要求不仅超过了设备精度而且公司现在存在的量具均无法检测。怎么办?为了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张勇查阅了20多本资料,反复尝试了100多项加工方案,对装夹方法、加工参数、刀具参数等进行了上百次调整和优化,最终找到了最佳加工方案。当张勇将整批零件全部按时完成时,他已连续在车间奋战了十多天。经检测,零件100%合格,确保了生产任务的及时保障。

  这一年,他累计完成30多项“神舟”“天宫”“嫦娥”等系列新产品零件的生产加工,在高质量完成国家重点项目配套技能攻关任务中彰显了一名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也荣获“2022年度中国航天科工感动人物”称号。

  2021年,公司某型号电机装调合格率不高,严重影响交付。张勇带领团队开展“有刷电机换向器精密加工技术”攻关。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试验,终于让他找到了突破的关键,将该电机装调合格率从5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并且这一技术推广应用至公司20多种有刷电机的生产加工。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他先后攻克了“超高精度零件加工”等45项加工难题,完成技术革新37项、数控技术优化600多项。他在航天数控加工领域不断创造奇迹,为公司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张勇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实现“航天梦”需要一大批技术过硬、拥有航天情怀的人才团队,只有传承,“手艺”才会生生不息。他说:“我把自己比作一块‘云盘’,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分享给小组成员。同时,我会利用“国家级张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张勇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开展交流培训。”目前,张勇开展交流培训超170期,培训学员超5500人次,其中,培养出46名高级技师、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徒弟在省部级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他带领的数控班组先后荣获航天科工集团“十佳班组”和贵州省“工人先锋号”称号,成为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团队。

  不仅如此,张勇还积极投身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事业中。他利用工作室平台与贵州省内多家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校企名师工作站”,被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他走进校园,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先后前往贵州理工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宣讲20多场次,为6000多名师生讲述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播下了匠心的种子。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上一篇:丰光精密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

下一篇:低空经济最核心的5家公司哪一家最有发展的潜在能力?

联系方式